首頁 > 醫(yī)藥管理 > 藥企經營

從歷史看企業(yè)管理結構的模式

2010-09-29 08:56 來源:中國醫(yī)藥聯盟 我要評論 (0) 點擊:

核心提示: 漢朝的一個郡相當于一個小型的中央政府,漢朝的一個縣也相當于一個小型的中央政府。每一層都是自給自足,有它的領導,有它的干部,有它的分工,每一級和上一級間的聯系是整體性的。

       漢代的模式——子母疊合
  漢朝的一個郡相當于一個小型的中央政府,漢朝的一個縣也相當于一個小型的中央政府。每一層都是自給自足,有它的領導,有它的干部,有它的分工,每一級和上一級間的聯系是整體性的??ぜ壍能娛麻L官不能跳過郡首長去和中央聯系,縣級的軍事長官、領導不能跳過縣級的頭頭去和郡級聯系。下級整體性地接受命令或者報告信息,信息要集中在每一級的領導身上,每一級的神經中樞再與中央的神經中樞聯系。這是最常見的層級,所以我用總公司、分公司和辦事處來作比喻,可是中國的結構有兩個特殊的點,必須要說明。一個特殊點就是除了直接的第一級主管、第二級主管、第三級主管以及他們之間的聯系以外,上層另外還開一條管道來收集訊息,這個號稱監(jiān)督,或稱監(jiān)控,最重要的還不是懲罰下面做錯了事,而是收集信息報告上級。
 
  秦朝時代丞相府有一批御史。史就是史官,當時的史官不是真正做歷史研究的,而是檔案人員。“史”這個字就是一個人的手拿了一支筆,即寫字的人。這些人就是丞相府中寫字的人,他們被派出去到各處收集信息。同樣,郡一級也是這樣,縣里面有他的功曹去收集下一級的信息,縣一級由督郵去收集鄉(xiāng)一級的信息,這是平行于層級化結構整體之外的一個旁道。這個旁道發(fā)明以后,在中國變成了常軌。而在西方,我曾經了解過,兩河的古帝國沒有這種制度,埃及古帝國沒有這種制度,羅馬古帝國也沒有這種制度,這是相當特殊的一套結構。西方一直到最近還沒有完全采納這個東西,但公司結構方面,這種制度開始有了,有時候叫作coordinator,又叫作visitor,總公司特別派遣一個人,往往被稱為troubleshooter,是來解決困難的。有時候看見下面送上來的產品不對了,或者看見送上來的營業(yè)額不對了,就派troubleshooter,這是臨時性的,不是固定的。troubleshooter也沒有實權,但是知道的事情很多,往往也是能力很強的人。
 
  我注意到在美國的中國工程師很難做到經理或主管,但是很多都做troubleshooter。很多我認識的工程師他每個禮拜出一趟差,出差就是搜集信息,或者帶一些總部在電話或者電子郵件里說不清楚的指示,下去當面說明,這種人就相當于我們講的御史、功曹、督郵這一類同性質的人員。
 
  中國發(fā)明出來的第二個特殊點,也很少見的,就是主管和掾吏。漢朝地方政府有一類干部,擔任郡政府或縣政府里各種職能性的職務,比如功曹,通常是由當地選拔出來的能干的人擔任。漢朝的選舉制度是相當特殊的,從當地的老百姓中挑選當地的精英分子、能干的人擔任郡縣一級的管理人員。但主管一定要回避本籍,絕對不是當地的,要躲開他在當地的關系。也就是說派來的主管可以不受當地的特殊利益影響,但當地的干部會把當地的情況充分地反映給主管。這些人員將來就變成中央選拔干部的候選人。每年地方政府送上計(也就是它的工作報告)去的時候,郡太守通常會選出屬下最能干(通常也是比較年輕的人),帶著工作報告到首都。
 
  太守通常還會推薦此人,以備中央錄用。中央留下計吏擔任郎的職務。中央設有郎署,漢朝郎署有一兩千人都不稀奇。這是儲備官員,將來做高級官員的。這種localstaff提供當地消息,而中央派來的回避本籍的官員可以超越地方黨派和地方特別利益舉薦人才。
 
  這種現象在公司管理里面多不多呢?英國殖民時期就有這種現象:英國派到香港和印度的官員,只有一級官員,沒有二級官員、三級官員,香港本地人或者印度人則擔任司以下的職位。
 
  在今天的企業(yè)里面有沒有類似現象呢?目前我們看到一個很接近的現象:臺商到深圳、東莞等地設廠,工人動輒數千人,但臺商一定會帶去在臺灣已經訓練好的工程師和車間主管。這種臺商自己帶去的臺灣干部就等于漢朝的回避本籍人員,他們和老板的利益是一致的,語言是相通的,而且他們的家屬都還在臺灣,屬下的領班、工人則都是當地人。
 
  這種結構從漢朝一直維持到清朝:官是外邊來的,吏(書吏、書辦)是當地的。外來的官員對當地的資料兩眼漆黑,一無所知,對當地有多少畝地、收多少費等一無所知,全靠當地掾吏幫忙。當地掾吏終身停留在本地,很難上升。明清時代吏這一階層是很難考取功名的,他們的專業(yè)非常狹窄,他們的出路遠比漢朝人困難。漢朝的掾史只要自己努力,能干的人十年的時間里能從縣升到今天省長、部長的位置。漢朝人才的征用是非常靈活的。
 
  因此我認為漢朝是兩級制的關系,而不是三級制,到東漢時,三級就越來越多了。仿佛一個公司的子母套,即下層的單位是比上層的單位小的模型。子母疊合的形態(tài)層次不能太多,層次太多的話信息走得慢,下達命令也就很慢,人員升遷也會很緩慢。從三等官升到一等官,十年升上去沒太大問題,而從五等官要升到一等官中間還有二等、三等、四等擋路。一個好的公司結構不應有超過三級以上的層次。但這一制度還不穩(wěn)定,因為監(jiān)督人員會變成一個新的層次,漢朝就多了部刺史這一級。現在西方就多出了許多副總裁,二十年來我們很少看見公司里沒有副總裁的,往往副總裁里還要加上一個執(zhí)行副總裁,幾個副總裁里還加一個主任副總裁,豈不是又多了一級了?
 
  從西漢制度的完成到逐漸的毀壞,經過一百五十年,到東漢就已經壞掉了。西漢的后期有一點點毀壞,但壞得不多。西方從大型企業(yè)出現于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迅速成長。美國是新開發(fā)的國家,煤、鐵、石油等資源的開發(fā)以及新資源的發(fā)現使美國猛然出現了大企業(yè)。當時汽車工業(yè)是個龍頭工業(yè)。
 
  美國從19世紀末到1930年以前是一個時代;1930年開始大衰退,這個衰退也是因為泡沫破了;到“新政”以后重整,才再度發(fā)展起來。所以直到20世紀初期的幾千上萬人的大企業(yè),才有層級的分化,有了總公司、母公司、分公司的配置。從當初的子母配套到今天的逐漸老化,也不過經達了百年的時間。老化得相當快,中間還經過了兩次到三次的衰退。經濟衰退時,要更換龍頭產業(yè)的種類?,F在美國正在換龍頭,要把信息工業(yè)換成生物科技。這一轉型正在進行,不到幾年又將迅速發(fā)展。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單頁閱讀

Tags:企業(yè)管理

已有0人參與

聯盟會員評論

用戶名: 快速登錄
圖片新聞
中國醫(yī)藥聯盟是中國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醫(yī)藥在線組織,是醫(yī)藥在線交流平臺的創(chuàng)造者,是醫(yī)藥在線服務的領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7 中國醫(yī)藥聯盟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