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古人的修身養(yǎng)性之道—“靜”、“忍”。古人關于修身養(yǎng)性之道,特別強調一個“靜”字、一個“忍”字。如,諸葛亮即有“非靜無以成學”、“寧靜致遠”等,而曾國藩就非常推崇“忍”的功夫。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古人的所謂“修身養(yǎng)性”,實際上就是通過自我修煉
給孤獨無著的人
心有定故 ,能知萬象生滅之法 ,是故汝等 ,
當常精勵,修習禪定;苦得定者,心必不散。
——《遺教經》
當身邊缺少交談對象,必須單獨生活時,的確有點難以忍受。即使是厭惡當今社會世風日下而偏愛獨處的人,孤獨幾天倒還無妨;但是如果時間久了,不會發(fā)瘋亦會發(fā)狂。 一九九四年底,一位日本人A君只身前往美國工作。他第一站是到達夏威夷,有一段時間住在馬塞諸塞州,有一段時間住在科羅拉多州,前后歷時十年,對孤獨可謂有一番特別的感受。當時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A君按契約規(guī)定至少得在國外工作五年。他帶著少許旅費,來到異地美國,想回一趟日本可謂難上加難。初來乍到之際,由于思鄉(xiāng)心切,不但工作不太理想,而且經常失眠。日本明治時代的旅行探險家B君,只身前往中國內陸新疆旅行探險。當他旅行抵達漢口時,為孤獨所困,發(fā)出“仰天訴苦天不應,俯地空嘆地無聲”的感慨。
當孤獨的苦悶無處傾訴時,許多人則藉著唱歌、喝酒和哭泣來聊且自慰,使自己暫時忘卻孤獨。A君當時既沒有朋友,也沒有聊以自慰之法,一腔愁緒真不知如何排遣。就在這個時候,《無量壽經》中的“獨生獨死,獨來獨去”八個字,忽然躍入 A君的眼簾。它的意思是:“不論生死,人都是孤獨的來,孤獨的去。”這八個字猶如當頭棒喝一般,使他覺悟到自己本來就是孤獨的一個人,就是回到國內也無法改變這一事實,心情自然就慢慢開朗起來。
日本作家、詩人室生犀星曾說過:“故鄉(xiāng)于我是遙遠的存在。”不過,不管是誰,一旦遠離桑梓,心中總免不了絲絲縷縷的思鄉(xiāng)情懷;即使回到了故鄉(xiāng),也不一定可以保證一生的幸福。所以,倒不如懷著“四海為家”的情懷,來得更為坦然。 “人生來就是孤獨的,這是一個“基本面”。既然如此,我,們就無須把這種孤獨感轉嫁到他人身上或歸咎于環(huán)境,而應當換個角度加以認識,達到一種“身雖孤獨心卻不孤單”的境界。這樣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把內心的焦慮平息下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千萬不可自暴自棄,而要有向孤獨挑戰(zhàn)的勇氣,增強信心。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不可過分悱惻,而應將思鄉(xiāng)之情化為追求理想的動力。既然生而為人,總難免受到孤獨的擾襲;為此,只有真正徹悟孤獨的意義,才能在孤獨中開拓一塊沒有孤獨的境地。
給無法開懷大笑的人
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
——《法華經*普門品》
只要稍微留意,我們便不難發(fā)現周遭有許多懷有“人生乏味”的想法的人、每天愁眉苦臉的。生活在今天的社會里,一旦步出家門,生命便備受威脅,因此,不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公司,都難以開懷大笑。擔憂懼怕的結果,往往是變得不大相信人,在不知不覺中笑容就會慢慢從臉上消失,只好靠喝酒或看一些無聊的鬧劇,來發(fā)泄內心的情緒。笑也分為好幾種,有豪邁的大笑,也有“嘿嘿嘿”、“嘻嘻嘻”、“呵呵呵”等粗鄙的笑。法國哲學家本格森以學術方式來分析笑的意義,認為笑是人類所特有的。“真正發(fā)自內心的笑,是健康與生命躍動的證據。”的確,精神衰弱和憂郁的人,絕不可能發(fā)出開朗的笑聲。這種人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別人對自己的反應,將精力花在和他人關系的協調上,所以,他們的笑聲絕不是自然的,而是做作的。
這種滯礙封塞的心,會令他們更內向,更背向別人,將自己封閉在象牙塔中,做著非現實的夢?,F代人常有“每天都這么乏味!”、“無聊死了!”、“不管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勁!”等感覺,就像忘了怎么歌唱的金絲雀一樣,惡魔已深入心中。“開懷一笑”不僅有益干身心健康,更可促進新陳代謝的旺盛,這一點在生理學上已經得到證明。自以為是無聊的笑法,若不會對他人造成困擾,倒還無妨,但難免有些自欺欺人。發(fā)自內心的開朗笑聲,可以傳染給他人,使人際關系變得更和諧,彼此也能坦率相待,何樂而不為呢?由衷的笑可以表露一個人的真心,是快樂的源泉。日本詩人曾寫了一首詩:不論歡笑的種子多么小,一粒也不能帶走,細心地去栽培它,便會萌發(fā)出爽朗的嫩芽。這是人與生俱來的,不限時問、地點和膚色,每一個人都能發(fā)出會心的笑容,人生中最重要的莫過于此。當我們失去了發(fā)自內心的笑容時,一切都失去了意義。佛像時刻都露出慈祥的笑容,讓我們暴躁、易怒的心得到安慰。面對著微笑的佛像而坐,我們自然會放松心弦,平靜心緒。那些不能開懷歡笑,沒有勇氣把歡笑傳給別人的人,妨常學佛像,衷心地微笑吧!
給無法認真做事的人
舍棄嗔怒,滅除慢心,超越一切事物,不執(zhí)著于心和物;
心無一物者,苦惱不相隨。一一《法句經》
據說,如果將阿拉伯人的頭腦剖開來看,腦中一定有一部小小的《古蘭經》。或許,這多少有點諷刺阿拉伯人從小時候開始就灌輸《古蘭經》的意味。所以,對阿拉伯人來說,《古蘭經》的重要性僅次于生命。不論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嘴里誦的是經文,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也都是依照經書上的規(guī)定。
一位來自伊朗的留學生,他每天都定時做五次禮拜,從不間斷。這名留學生為了做禮拜,往往中斷正在進行的工作,朝著圣地麥加所在的方向五體投地。他對旁人的眼光視若無睹,口中念誦著:“阿拉是唯一的真主,穆罕默德是阿拉的使者。”如果換成中國人的話,心里一定會想:“唉呀,不做算了,反正這里又沒有志同道合的人,何況又是身在國外,不做也沒有人知道。”可是這位伊朗籍學生還是相當認真,虔誠地、踏實地做他認為應該做的事。
對比之下,我們的情形又是怎樣呢?據調查資料分析,在世界各國中,“中國人的宗教信仰最淡薄”。在日常生活中,極少談論神佛的名號和經書、經文。春節(jié)和元宵節(jié),也有不少人去廟堂上上香,拜拜佛,表面看上去,好像是一個宗教味不淡的國家,其實這只是一種假象。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是與宗教很少相關的。除非特別的情況,一般是不禮神敬佛的。至于虔誠地膜拜靈像,中國人不但不如阿拉伯人,就連歐美人和東南亞人都比不上,尤其是知識分子和年輕人,對宗教更是冷眼相看,以“無神論”來詮釋一切。正因為如此,所以有人說:“中國人的教養(yǎng)比所受的教育差。把中國人組織起來可以發(fā)揮巨大的能量,可是沒有組織時肯定是一盤散沙。”
上一頁 | 1 | 2 | 3 | 4 | 下一頁 | 單頁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