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保健 > 健康用藥

橫掃秋季腹瀉,從臍而治

2012-11-27 10:46 來源:第一藥店 點擊:

核心提示:中醫(yī)認為:兒童秋季腹瀉主要是由于脾胃薄弱致脾失健運,消化功能紊亂,水分無法被吸收而直走腸道,且脾虛濕重為其病理關鍵,因為“脾喜溫燥而惡濕”。

秋冬季節(jié)高發(fā)兒童腹瀉,大便水樣或蛋花湯樣,無腥臭味,這是怎么回事? 

“每年入秋之后,我們小區(qū)的幾個小孩子就總要鬧肚子,像是一道過不了的坎。孩子拉肚子的時候常常伴有感冒的癥狀,或者是感冒之后就拉肚子,大便水水的,像蛋花湯,但沒什么特別的腥臭味。醫(yī)生說這是常見的兒童秋季腹瀉,每次我們都細心照料給孩子吃藥,但病愈后不久,孩子又會染病,不知這是為何?” 

——2歲孩子的媽媽家庭主婦 杏子 

 秋季腹瀉——歸咎于脾胃虛弱 

中醫(yī)認為:兒童秋季腹瀉主要是由于脾胃薄弱致脾失健運,消化功能紊亂,水分無法被吸收而直走腸道,且脾虛濕重為其病理關鍵,因為“脾喜溫燥而惡濕”。 

中醫(yī)五臟學說中提到兒童“脾常不足”、“臟腑柔弱”、“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就是說小孩子身體各器官發(fā)育尚未完全,如腸胃功能不全、脾胃虛弱等。如果再加上后天因某些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調治不善、長期反復應用抗生素、喂養(yǎng)方法不當、飲食過量與不足、夜間肚子受涼等方面原因,則更容易多種腸胃問題。 

臨床上,兒童之病以外感之邪、內傷飲食居多,因此調理兒童脾胃十分重要。即便是兒童外感急性病中,也常須適當調理脾胃,可保證機體營養(yǎng)吸收,充實正氣,加速機體恢復,達到“扶正祛邪”之目的。 

現代醫(yī)學研究表明,秋季腹瀉是因胃腸道輪狀病毒感染。一方面,由于兒童脾胃虛弱,胃腸防御功能不全,易受輪狀病毒入侵;另一方面,病毒感染后,使得胃腸道粘膜受損,加重胃腸功能紊亂。因此說,防治兒童秋季腹瀉,均須強健脾胃。 

 臍療健脾——藥效直達腸胃 

現代醫(yī)學認為,臍部比其他透皮給藥部位更易于穿透,藥物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藥力可直達病所,可作為透皮給藥以及緩釋長效的理想給藥部位。 

西醫(yī)治療兒童秋季腹瀉,常用胃腸粘膜修復劑、微生態(tài)制劑等,前者以蒙脫石制劑為常見,能吸附病菌,加強黏膜屏障;后者常見多種益生菌制劑,如雙歧桿菌活菌制劑,用于恢復腸道菌群平衡。但采用西醫(yī)療法,僅對“癥”治療,不能治本——糾正兒童脾虛,無法達到防、治結合的目的。兒童腸胃功能恢復不佳,還將反復染病,并可能導致腹瀉加重、脫水等嚴重后果。 

中藥臍療,是將藥物直接敷貼或用艾灸、熱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臍部,能激發(fā)經絡之氣,疏通氣血,調理臟腑,得以預防和治療疾病。 

臍部是人體的神闕穴,是胎兒出生前從母體獲取營養(yǎng)的通道,“總理人體諸經百脈,聯系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膜”。屬任脈的一個重要穴位,能起到調節(jié)各臟腑生理活動的作用?,F代醫(yī)學也證實,臍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為腹壁最后閉合之處,表皮角質層最薄,屏障功能最弱,藥物易穿透擴散,且臍下無脂肪組織,故滲透力強。而且,臍下腹膜有豐富的靜脈網,腹下動脈分支,也通過臍部,可知藥物可在臍部擴散到靜脈或腹下動脈分支,迅速進入體循環(huán),發(fā)揮藥效。 

 丁桂兒臍貼——強健脾胃一貼靈 

采用丁桂兒臍貼治療兒童秋季腹瀉,起到溫中散寒、健脾燥濕、澀腸止瀉的功效,可調整腸胃功能,促進吸收。 

臍療具有藥效發(fā)揮迅速、使用安全、兒童用藥依從性高等特點,為縮短病程,減輕患兒服藥之痛苦、家長喂藥煎藥之困難,建議采用專門針對兒童腹瀉、腹痛等腸胃問題的外用臍部貼劑——丁桂兒臍貼。其主要成分為丁香、肉桂、蓽茇等常用的溫里藥,用于溫中健脾、散寒止瀉;且藥物均為辛香走竄之品,藥透達力強,更能發(fā)揮療效。只需輕輕一貼,輕松解決兒童腸胃問題。 

丁香:具有溫中降逆、溫腎助陽、除穢止痛之功效,能緩解腹部氣脹,增加胃液分泌,增加消化能力,減輕惡心嘔吐。 

肉桂:溫中補陽,其對胃腸有和緩的刺激作用,能增強消化機能,排除腸道積氣,緩解胃腸痙攣,增強血液循環(huán),并具有強效殺菌作用。 

蓽茇:能溫中散寒、止瀉、止痛。常可用于治療因飲食生冷肥膩或久病失于調養(yǎng)所致的嘔吐、腹瀉及腹痛。 

Tags:秋季腹瀉

責任編輯:醫(yī)藥零距離

圖片新聞
中國醫(yī)藥聯盟是中國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醫(yī)藥在線組織,是醫(yī)藥在線交流平臺的創(chuàng)造者,是醫(yī)藥在線服務的領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7 中國醫(yī)藥聯盟 All Rights Reserved